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mashuwang.net

第1549章 宣告天下的真相(1 / 2)

看过报纸后的人大致都弄清楚了丽太妃的真实来历。

不过,最令他们关注的,还是听雪阁和南唐皇室的关系秘闻。

初代阁主听雪是位传奇般的女子,有关她和南唐皇室的故事,在江湖上流传着十几个不同的版本,众说纷纭。

官方史实记载的版本是说她被权势地位滋养了野心,勾结苗疆出卖家国,还犯下刺杀皇太祖的死罪,才遭到朝廷数年如一日的清剿。

但相对过于“正经无聊”的史实,人们还是更喜欢充满爱恨纠葛的感情八卦,野史和江湖说书人都杜撰了不少引人遐想的风流韵事。

有的说,听雪原是景文帝的贴身宫女和通房,本是景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,却为了苗疆情人选择背主……

有的说,听雪是景文帝在暗处培养的势力心腹,一心为他奔走效劳,却始终得不到一个名正顺的分位,于是爱而不得黑化了……

有的说,听雪与景文帝实际上是对爱侣,于是苗疆人利用这一点,用蛊虫控制洗脑了听雪,造成了背叛的惨剧……

更有传闻说,听雪原本与景文帝相爱,结果却发现杀父仇人是皇太祖,双方有着血海深仇,遂在刺杀事件后彻底撕破了脸……

总之,什么样的猜测都有。

但很多人都没想到,这些被人杜撰出来的故事中,竟真或多或少地掺杂着三分不可捉摸的真相碎片。

“唉……真相竟是如此,可怜天下有情人,终难成眷属啊。”

“不曾想过苗疆分裂的原因是这样,如此说来的话,倒显得苗人过于天真,轻易地被皇室戏弄了,他们也不像江湖上描述的那么阴险凶残嘛。”

“怪不得苗人那么仇视中原人。”

“景文帝是史书上难得一见,励精图治的好皇帝,每逢提起他,最让人可惜的就是死的太早,未能留下一子半女,如今听说他还有血脉存于世间,我只觉得老天也算开眼了一次。”

“可离那段史实都过去这么多年了,这报纸上说的东西可信吗?”

“应该是真的吧,你看这报纸后面,还附带着史书真卷的拓本呢,官家既然把这些史记宣告天下,自然是已经求证过真假,也不怕推敲调查的。”

丽太妃的娘家,郑家宗祠里有保存当年的史记真稿,也是最原始的那一份。

汉人历来敬重历史,每任君主身边都会有至少两名史官记录他们的一一行,郑家保存的这份史记乃是十几名南唐史官共同撰写的。

景文帝深知,有些事情在他活着的时候说出来,被当下假象蒙蔽了双眼的天下人不会信,但事实就摆在那里,后人总能有挖掘真相的办法。

他也不甘心让听雪背负叛徒的骂名永世不得翻身,所以临终之前,亲自留下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史实真相,并且每一件历史事件背后,所涉及过的知情者大都协助了史官进行记录。

云苓和萧壁城从丽太妃那里知道这些往事后,就抽空派人秘密地与郑家人进行了接触,然后将原卷拓印了下来。

这份原卷上面,光是参与记录者的签名画押就多达上百个,更有景文帝的随身印章,所有人都在卷后联名签署了条约,以证其中内容的真实性。

包括听雪为景文帝孕育一双儿女的事实,上面的分卷也有记载。

只是出于对妻儿的保护,景文帝当年并未把分卷放在皇宫中,而是交于郑太史家族保管,希望他命子孙后代百年之后再公布于众。

却未料到,最后听雪阁内部出了叛徒,泄露了这一秘密。

于是才引发了后来的南唐新帝逼迫史官修改史实,并私下对知情者进行灭口等一连串的事,郑太史更是受到了灭族令的迫害。

“哎,这位郑家先祖的郑太史,当真是位好官啊。”

他的确没有辜负景文帝的信任,不惜以性命为代价保下了史书原稿,至死不肯向新帝妥协,百年前南唐文人最令人钦佩的高风亮节在他身上得到了完全的体现。

“听雪阁也是忍辱负重啊,为黎明百姓默默付出那么多,最后却落得个邪教叛徒的下场,被天下武林人士们所唾弃。”

“正所谓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,皇太祖忌惮听雪阁,当然不会说他们的好话。”

“不过,捏造的史记始终是谎,只要是谎就会有漏洞,早晚会有被揭穿的一天。”

仔细研究过历史的话就会发现,听雪阁建立之初在民间声誉颇佳,是皇太祖死后才风评急转直下的,最后慢慢变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穷凶恶极之徒。

不过,大周子民对听雪阁的接受程度却非常高。

他们不是南唐人,不在朝廷抹黑听雪阁的洗脑环境下成长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